坚持守正创新 坚定文化自信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力量
刘晓静
(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代的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该为文艺繁荣的美好前景欢欣鼓舞,与此同时,更应该积极地投身于繁荣文艺的生动实践之中。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作为一名文化或文艺领域的工作者,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做出的新的决策部署、出台的新的政策文件,都应该第一时间学习和领会,并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立足工作实际,深入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并用实践中的工作效果来检验学习领会的成效,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笔者认为,要想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做到在守正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下面,笔者从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坚持守正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是基础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而这种灵魂是由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构成的。一个民族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满怀信心,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活力、创造潜力和韧性充满信心,才能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和表演的源泉。
守正,首先是指导思想之正。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地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守正,要坚持根本立场之正。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方向,书写好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在大历史、大现实的追问中,深刻体察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推动文艺创作实现质的飞跃,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守正,意味着澄清源头、探究正本。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要求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持续深入地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价值观念多元的形势下,我们更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向经典学习、向传统学习,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凝聚起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力量。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是关键
文化的价值,既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也在于与时俱进的传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正因为中华民族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和追求,中华文化才得以绵延不绝,并且总是能够在历史前进中不断创造新繁荣。无论是《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的走红,还是《舞千年》《只此青绿》等舞蹈节目的火爆,都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让植根于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散发新光芒。
回顾人类社会变革,蒸汽机把人们从农业时代带入了工业时代;电气化和信息化又把人类带入到了信息化时代。每一次跨越,都有“断舍离”和新创造,所有能够留存下来的文化印记,都有其历史和现实的价值。今天,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的过程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国内国际新形势、意识形态领域新态势、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要想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比过往的时代更加注重创新,并持续进行创新。因此,我们要借助互联网力量、运用市场化手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走近寻常百姓,让传统文化在从“破圈”到“出圈”、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播扬中,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其动力就是创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是文化发展的长青之要。当代中华文化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无不展现了鲜明的创新特质,正如近几年层出不穷的文艺精品,从《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到《国家宝藏》《只此青绿》,之所以能够不断地“破圈”,成为现象级作品,都是在深入挖掘和萃取中华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卓越创新的结果。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迈向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只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会展现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将会更加强大地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握好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的时代特征,提出“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而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一方面,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延续不断,是有其自身生存和发展规律的。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否遵循规律是创新活动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具有何种前途的决定因素。遵循规律,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事物,才能使事物在正确的轨道上实现新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事物发展是不断由量变到质变、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的运动过程。创新意味着对“旧”的突破与超越,是发展的质变和飞跃的形式。只有揭示新的历史条件下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实现认识的飞跃,以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才能把事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方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一方面,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在守正创新中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精髓,浸润在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守正,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守正和创新的关系。
面向未来,我们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跃上新台阶。
二、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大地永放光芒的精神财富,其中既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2022年10月17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做了深入的阐述:“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过来,随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道路的建立,随着我们在实践中真正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文化自信随之而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简单明了但又深刻地揭示了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源。
(一)五千多年没有断流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底气
山东是文化大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笔者以身边的黄河为例,与大家一起深入分析一下黄河文化,以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也给大家今后创作表演工作提供一点参考。作为文化教育界的全国人大代表,笔者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与黄河相关的国家“江河战略”,另一方面,更要从黄河文化的角度进行关注,因为黄河作为文化符号太重要了!
一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于延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是世界第五大长河,黄河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三千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河也因此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符号和文化图腾。黄河文化以其悠久性、先进性、辐射性、多样性,引领、推动着中华文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追溯黄河文化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追根溯源。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对于我们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纽带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两岸人民对黄河有着深厚的精神依恋,也对黄河有着崇拜、感恩和敬畏之情。黄河有十分明确的象征意义:千年奔流不停,象征着华夏民族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气势磅礴雄伟,体现出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的品格,这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炎”是指炎帝,也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而黄帝,是传说中的轩辕氏。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涿鹿大战中击败了蚩尤。这些定居在中原地区的古代部落,通过长期的冲突、合并,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使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最有感召力、凝聚力的精神纽带,“炎黄子孙”这一称谓,成为中华民族最广泛、最深沉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就是中华民族富有凝聚力的根本保障。这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非常重要。
三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于打牢文化强国坚实根基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水利建筑、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多方面,黄河文化都是建设文化强国最深厚的基础构成。《将进酒》《凉州词》《使至塞上》《登鹳雀楼》等,历代文人以黄河为题材创作了数不清的流传千古的文学艺术作品;花儿、信天游、晋剧、豫剧、吕剧……这些艺术表演形式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已经内化为黄河流域民众的群体心理与审美习惯。一曲《黄河大合唱》,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强音,极大激励了中华儿女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心。这些以黄河为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这些作品已经升华为中华文明标志性的成果。因此,我们文艺工作者。要以传承发展黄河文化为使命,而且要认识到,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有极大的创作空间。
现在国家和沿黄河九省区的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由山东广播电视台牵头、沿黄河九省区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黄河文化大会》,首次以综艺节目方式对黄河文化进行整体巡礼,以“黄河精神”凝聚力量,溯源黄河历史文脉,探源华夏情感根基。全网的话题阅读量和视频播放量非常高,掀起了大众学习黄河知识、讲述黄河故事的热潮,这对坚定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很有意义。
(二)文化自信的底气不仅来自传统的辉煌,更有赖于现实的灿烂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这“两个结合”就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也是我们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最大法宝。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们看到两个富有中国哲学智慧的词汇:一个是“中国式现代化”,另一个是“守正创新”。这两个词汇引发了国内外高度关注,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方案,更可以从中看出,一个愈发自信的中国正阔步走向世界。这两个词,都体现出中国文化刚柔并济、兼容并蓄的特征,既传统又现代,既守成又开拓。
笔者以“国潮”现象为例展开分析。国潮不是一阵风,是独属中国人的浪漫,“国潮”代表着当代年轻人文化自信的崛起。“国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时代在社会文化层面所呈现的必然现象,这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前些年“舶来品”“国际名牌”引领时尚的现象形成了反差,这是文化心态的大反转。如果大家对这一现象还没有足够认识的话,可以到苏州的山塘街、成都的太古里,或者去古都西安感受感受,也可以到各地商圈国产名品店去体验体验。“国潮”顾名思义是带中国风元素的潮品,当代年轻人对国潮、国风、国货文化尤为偏爱,中国风不再是“老土”的代名词,相反,成为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这也是年轻人文化自信崛起的体现。当代90后、00后的年轻人,伴随着国家日益强盛而长大,同时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积极引导,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不一样的自信和热爱。根据“国潮”一词在百度搜索中的数据显示,90后、00后是“国潮”大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48.6%和25.8%,80后只占了16.9%。而90后、00后的年轻人对国货更是情有独钟,他们对当代的国货产品充满信心,包括手机、服饰、汽车、美妆、食品和家电等,这些年轻人总是更倾向于选择国货。这一现象说明在商业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比较成功的,这是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具体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结的硕果。当然,除了商品以外,国风在音乐、影视作品等文化领域,也在大力发展和兴起。“国潮”现象给我们专业文艺工作者一个启示: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选对了模式、找准了渠道、走对了路子,那么,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将会迎来无比宽广的发展空间。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既要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要知道唯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会坚定信仰,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化事业进步。我们要在守正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遵循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逻辑,理直气壮、充满自豪地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紧跟时代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明代学者洪应明收集编著的《菜根谭》中的一句话——“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其中,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的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列入了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北京、重庆、浙江、河南等多地已开始布局元宇宙赛道,元宇宙首次在上海进入地方“十四五”规划。
实际上,从中国戏曲到民间文学,应用VR/AR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有不少了,有了VR/AR技术的加持,许多鲜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与衍生。
在此,笔者举几个与非遗和传统戏曲相关的例子。如2019年CCTV央视新闻客户端正式推出的“VR(虚拟现实)频道”,与“VR频道”同时上线的还有VR纪录片《昆曲涅槃》,这也是中国首部世界非遗昆曲的VR纪录片。网友可透过VR亲临江南水榭楼台,看姹紫嫣红开遍,听悲欢离合如烟,一睹资深昆曲传承人穿越时空的今古对话。另外还有多款以介绍与推广京剧为目的的APP,有的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对京剧人物采用国画笔风加上现代动漫风格,只要点击AR功能就会有一位栩栩如生的“角儿”平地而起在眼前唱念做打;还有川剧“快闪”《白蛇传》VR文创产品,2016年10月29日现身成都“东郊记忆”,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围观体验,戴上VR头显设备,就能亲临剧场观看川剧变脸的梦幻体验;我国香港教育大学成立了粤剧传承研究中心,并推出了一套“虚拟实境粤剧体验”项目,参观者可以戴上VR眼镜,化身粤剧《西楼错梦》的主角,以第一身份视点(看点)体验粤剧演出,如此等等。
当然,有了VR/AR技术,不意味着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从此就高枕无忧了,目前在传统文化“两创”中存在的问题就不用解决了。VR/AR技术不是万能药,VR/AR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戏曲、曲艺保护与开发的应用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要实现VR/AR技术与戏曲的结合,要更加重视对内容的精心打造,以更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性,来充分展现戏曲之精髓。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方面,在艺术创作表演方面,VR/AR技术不会完全替代专业演员,反而是我们可以借助VR/AR技术使戏曲艺术的传播效能大幅提高,收获更多的效益。另一方面,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内容选择、场景和角色的设计和表演细节的把握,更要靠专业工作队伍来制作。毋庸置疑,新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专业艺术人才需要与计算机、人工智能专家和团队密切合作、协同攻关;需要发挥聪明才智、立意创新,才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传播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
关于艺术与技术表现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指出:“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有两点我们必须明白,第一点是不管现代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包括人工智能(AI)、VR、AR等技术,与文化艺术一样都是为人服务的,在当今中国都是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最根本的是服务于人民,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第二点,元宇宙不可忽视,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模式,今后它将与人类如影随形。借助元宇宙,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物理世界的能力暴增,工作和生活效率极大提升,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半径被无限扩展。今后世界各国的竞争,特别是文化软实力也离不开元宇宙的支撑。有专家断言,元宇宙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时代变了,我国文化艺术界也应随时代而变,大家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如何应用AI、VR、AR甚至元宇宙等现代信息技术,来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传承并丰富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表演手段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共同努力、共同期待。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而文化兴盛主要看主流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山东文化资源丰富,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山东因此在中国文化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历史文化条件优厚。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依托文化资源丰富、现实基础深厚的优势,走在前列、努力开创,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以及“两创”的探路者、先行者。需要进一步提醒的是,“两创”是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日之功、一时之举,需要大家加倍努力地去做工作。笔者以为,具体要在以下三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在挖掘传统文化素材、提炼文化题材上下功夫。汲取五千年文明精华,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重点要做好传统文化素材挖掘、题材提炼等基础性工作,这也是创造性转化的前提。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折柳送别”的中式浪漫,靠的就是主创团队素材挖掘、题材提炼的功夫,当然这确实要看团队的文化艺术功底。五千年中华文化留存下来了数不胜数的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古典小说中的“神话宇宙”,丰富多彩,如《山海经》《淮南子》《镜花缘》《聊斋志异》《搜神记》和各类传统戏曲剧目等,就像一座挖掘不尽的文化富矿,等待我们去不断地提炼和萃取。
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艺创作天地广阔。我们要下大力气对文化遗产中那些东方的奇幻故事、审美韵味、主题内核的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找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对接点,用艺术化手段凝练出适合当代文艺表现形式的“国民神话”的题材内容。
二是要在提高传播效能、提升受众黏度上下功夫。润物细无声。要依托公共文化服务手段,同时借助数字网络和融媒技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地贴近大众,巧妙地融入生活。采用大众喜闻乐见、方便普及的文化载体,注重体验感,增强传播力。现在央媒及地方传播渠道都在进行探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中国书法大会》第一季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聚焦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18件(组)作品,运用情景表演、讲述、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最新科技手段,全景式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让国内受众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获得坚定自信、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很多家庭很多观众都在期待着《中国诗词大会》《中国书法大会》《黄河文化大会》这类优秀节目继续播下去。这种现象说明我国文化艺术作品吸引受众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受众黏度在不断提升。长此以往,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也一定会大放异彩。
三是事在人为,要在人才引育、造就文化大家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感召力,抓住国家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吸纳大批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当然,这也要靠上级的支持。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要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成立名家工作室等措施,造就更多的文学艺术大家,以有效牵引和有力推动“两创”工作的开展。
结语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国家的文化艺术事业正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勃勃生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心地服务人民、真情地扎根生活、真诚地投入创作、真实地反映时代,辛勤耕耘,精心浇灌,让文艺百花园姹紫嫣红、硕果累累,为推进建设文化强国做出骄人的业绩。放眼未来,我们文化艺术界的广大同仁,要牢牢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坚定文化自信;提高站位、开阔视野、提升水平、开拓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3年9月刊